圓明園的一場歷史債
文中提到,「1860 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絕對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集體恥辱;不過別忘了,真正對圓明園造成不可修復的結果的,卻是之後那百幾年我們如何『對待』圓明園;即使圓明園避得過英法聯軍,還有以後的無數次災劫在等待,例如 1900 年的八國聯軍入京,例如軍閥混戰那幾年,殘餘的圓明園以及其他清廷遺留下來的古蹟,都大量被搶劫一空,1922 年京畿衛戍總司令王懷慶曾派出數百名工人潛入圓明園,拆下環繞舍衛城的堅固圍牆,更拆除了『鴻慈永祜』的大牆以及巴羅克式建築的磚牆,並將這些材料用作興建自己的達園;京兆伊劉夢庚更強行運走長春園太湖石623大車、綺春園雲片石104大車。到 1924 年,東北軍閥張作霖從圓明園搬走大量漢白玉,運到遼寧去建造自己的墓地;去到日軍侵華佔領北京,去到中共建國後,毛澤東在文革期間毀滅了多少珍貴的國寶文物,就算沒有英法聯軍那一把火,今日圓明園的存活率又有幾多?自己的祖先不爭氣,搞左五千年文化都比唔上人地的蠻夷,最大的羞恥,就係作為中國人自己,可是今天卻從來沒有人談這個,這才是恥辱中的恥辱。」
「一些所謂民族主義教育,天天都譴責『入侵者』、『殖民地』、『帝國主義』,而事實卻是,大清帝國也是帝國,也一樣搞帝國主義,只不過人家的入侵者強力一些,可以跨海去入侵;我們的入侵者和陸地的俄羅斯帝國一樣,只愛向陸地發展,於是漢人的明帝國只有中原的一帶,經歷了異族的「帝國主義」的侵略之後,漢人就佔領了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甚至今日的滿洲東三省,真的要譴責帝國主義,不知道『中國人』是否有特權,只譴責人家,卻不檢討自己呢?」
這些問題,在今天民族主義高漲的時候,值得好好反思。發財立品,從歷史中學習,不要財大器粗,雙重標準,此乃中國之福。不過,以共產黨的德性,痴人說夢。
Saturday, February 28, 2009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中國通縮壓力
source: http://uk.reuters.com/article/marketsNewsUS/idUKPEK32781820090223The Party's Politburo -- a policy-setting council of 25 senior officials -- reaffirmed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seek to "enhance the role of domestic demand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as export demand slows, according to an official account of the meeting issued by the Xinhua news agency.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 made the assessment in a quarterly monetary policy report issued on its Web site (www.pbc.gov.cn).
"At present, the power to push prices up is weak, and the downward pressure is relatively strong," said the Chinese-language report. "Deflation risks are relatively big."
The Chinese central bank said international prices for raw materials were still falling, and there might be over-capacity at home, stoking deflationary risks in the shorter term. The report did not specify how long it saw those risks lasting.
China's consumer price index rose only 1.0 percent in the 12 months up to January and its producer price index fell 3.3 percent in the same month, triggering deflation worries.
The central bank said the Chinese economy faces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downward pressure that may slow growth.
"External demand is shrinking, overcapacity in some sectors is surfacing, companies are finding difficulties in ope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s rising," the central bank noted.
中國人民銀行開始担心通縮,繼四萬億圓振興經濟措施後,在三月兩會還有什麼措施,要密切留意。
Wednesday, February 04, 2009
約2000萬農民工失業
陳錫文:約2000萬農民工失業,須直面相關社會問題
節後將有200萬農民工盲目入粵
官方估計2000萬農民工失業,相信實際遠高於此。工廠林立的廣東也形勢嚴峻。新春過後,要好好留意內地(尤其是珠三角)的就業情況,看來中國出現陳勝,吳廣的可能性,愈來愈大了,再問有沒有可能,已經沒有意思,而要問何時了。2009年,中國保八難度之高,實在難以想像。
【《财经网》專稿/記者 常紅曉】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村問題權威專家陳錫文說,金融危機所引發的農民工失業潮尚未見底,可能會加劇社會矛盾,甚至誘發群體性事件。要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繆,關鍵是要妥善處理農村征地、環境污染、移民搬遷和集體資產處置等四大領域的問題。
陳錫文是在2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作如此表示的。他在會上透露:“在全國1.3億外出農民工中,大約有15.3%的農民工因全球金融危機而失去了工作,或者沒找到工作。據此推算,全國大約有2000萬農民工失去工作,或者還沒有找到工作就返鄉了。”
該估計數超過了此前官方1000萬-1500萬農民工失業的估計。顯然,金融危機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已相當嚴重。
節後將有200萬農民工盲目入粵
南方都市報報導,廣東省勞保廳預測,節後將有200萬無明確就業目標農民工入粵。據統計,節前外省農民工返鄉數量到1025萬人,其中,因失業返鄉的農民工約有62萬人,佔6%,創下歷史新高,與2007年(正常、非災害性天氣年份)同期相比上升12.6%。預計節後入粵農民工將達970萬。
據全省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分析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全省用工需求呈下降趨勢。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第一季度,新增就業人數和用工需求將會呈平緩下降趨勢。
就業情況一向較好的廣州市情況也不容樂觀,據廣州市勞動保障局統計數據,去年11、12月新增失業人數上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廣州企業用工人數呈減少趨勢,進場招聘的企業減少了近20%,提供崗位數減少30%。
省就業局局長助理夏義兵說,節後大量本省農村勞動力和應屆大專畢業生進場求職,人力資源市場將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根據綜合分析,今年第一季度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盲目入粵農民工難找工作。
官方估計2000萬農民工失業,相信實際遠高於此。工廠林立的廣東也形勢嚴峻。新春過後,要好好留意內地(尤其是珠三角)的就業情況,看來中國出現陳勝,吳廣的可能性,愈來愈大了,再問有沒有可能,已經沒有意思,而要問何時了。2009年,中國保八難度之高,實在難以想像。
Monday, January 26, 2009
Friday, December 26, 2008
世代衝突,世代戰爭
近日龔耀輝(方卓如)及一眾三十會成員,林行止等人在信報發表文章,講述三十世化如何大鑊,應該如何自處,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引伸到新一代為何,如何不濟。這些文章裡,部份論點令我感到作者是否知道當前社會出現什麼問題。為何這兩年,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會出現這麼多回響。我很少以世代論去立論,因我認為過份強調/渲染世代之爭,對社會長治久安不利,不過,在近年,我看到很多掌權的第二代香港人,及一班當年靠時勢上位但沒料到的4-50歲中層,實在愈來愈不知所謂,身為三十世代的一員,我也想講幾句。
不錯,當今年青人忘了不少香港傳統的核心價值,是事實。不過,為何我們的年青人忘了不少香港傳統的核心價值?這是什麼核心價值呢,我認為是勤奮,責任感,公平,尊重知識,守望相助,相信能者居之。可惜,我們的掌權的第二代香港人,及一班當年靠時勢上位但沒料到的4-50歲中層,造就了一個怎樣的環境給我們的年青人成長?他們有沒有獎勵文教?沒有。他們認為叻仔的定義是什麼?獎勵什麼人?靠小聰明賺大錢,以很少時間賺第一桶金的人。我們的社會在懲罰那一些人?安份守己的人。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年青人,我不認為會有我以上講的香港傳統的核心價值。在五六月間,香港如何選擇火距手已經說明了香港現在認同什麼價值信念,是壟斷,Might is power,獨樂樂及以權謀私。
當然年青人也要檢討,不過,只將責任推給年青人也有問題。年青人忘了不少香港傳統的核心價值,這班掌權的人,絕對責無旁貸!環境是他們製造出來的,他們的價值信念,便是透過他們的身教所製造的環境,傳給我們的年青人.為何掌權的第二代香港人不去檢討他們做了那些好事,而只在抱怨當今年青人如何不濟?
得罪說句,這班人不學無術,又不與時並進,不知世界變了,經常以老黃曆去看問題;不去獎勵文教,傳承啟後;表面上信奉自由經濟,但骨子裡擁抱特權及壟斷,A字膊,喜歡做伸手黨,難怪香港沒有運行!
有位署名王弼的人在信報寫了一篇《三十幾歲 勤力啲啦》的文章。我不知道他知不知自己在講什麼,知不知核心問題在哪。
王文曰:「為什麼今天三十世代認為上位是理所當然的?」,「成功非必然,畢竟,已活了三十多個年頭的我們,應當明白第一名只有一個,軍隊中也不可能每位都是元帥。今天不是元帥而是伙頭的,那只有努力做好伙頭的工作。」又說:「而那些振臂高呼『除了好日子外,我們什麼都經歷過』的少數三十世代憤青,我只有一言相贈:機會是要自己爭取的,不要再做怨婦了,你在搵自己笨而已。」
我從來沒有認為上位是理所當然,也相信不是很多三十世代認為上位是理所當然。我認識的朋友,有的已身居中層,工餘都努力進修,有2個或以上學位,工作努力,但在一些硬膠上層及硬膠政策下,得過做字,沒有發圍機會,沒有滿足感,祗有無力感。無錯,軍隊中也不可能每位都是元帥,但今天在很多公司,將軍多過兵比比皆是。一個人做二個人事叫資源增值。一些將軍平時無所事事,專門玩弄辦公室政治,使溝通困難,增加公司成本。但經濟不景時,裁員先裁兵,將軍毫髮未傷。這是什麼學說?這是公平與否的問題,有實力但沒靠山,如何努力也沒有回報,若社會流動性出現問題,不公平,不公義之事是平常事,久而久之,便會變成社會問題。在下雖然不才,也努力充實自己,多看點書,多用腦思考。希望一朝一日機會來臨,會把握到。
若果社會是公平,唯才是用,努力工作真的受獎勵的,你叫人勤力啲啦,無問題。但是現在,這叫風涼話,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有博客忠告這一班上一輩,要改變,否則會演變成革命。問題是這班人根本沒有一夥自省的心,更不知社會發生什麼事,根本不認為社會有結構性問題,如何改變?我有點悲觀。當然,我也不希望,也反對革命,但事態發展不是個人意願所控制,不單中國,香港也在巨變前夕。
不錯,當今年青人忘了不少香港傳統的核心價值,是事實。不過,為何我們的年青人忘了不少香港傳統的核心價值?這是什麼核心價值呢,我認為是勤奮,責任感,公平,尊重知識,守望相助,相信能者居之。可惜,我們的掌權的第二代香港人,及一班當年靠時勢上位但沒料到的4-50歲中層,造就了一個怎樣的環境給我們的年青人成長?他們有沒有獎勵文教?沒有。他們認為叻仔的定義是什麼?獎勵什麼人?靠小聰明賺大錢,以很少時間賺第一桶金的人。我們的社會在懲罰那一些人?安份守己的人。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年青人,我不認為會有我以上講的香港傳統的核心價值。在五六月間,香港如何選擇火距手已經說明了香港現在認同什麼價值信念,是壟斷,Might is power,獨樂樂及以權謀私。
當然年青人也要檢討,不過,只將責任推給年青人也有問題。年青人忘了不少香港傳統的核心價值,這班掌權的人,絕對責無旁貸!環境是他們製造出來的,他們的價值信念,便是透過他們的身教所製造的環境,傳給我們的年青人.為何掌權的第二代香港人不去檢討他們做了那些好事,而只在抱怨當今年青人如何不濟?
得罪說句,這班人不學無術,又不與時並進,不知世界變了,經常以老黃曆去看問題;不去獎勵文教,傳承啟後;表面上信奉自由經濟,但骨子裡擁抱特權及壟斷,A字膊,喜歡做伸手黨,難怪香港沒有運行!
有位署名王弼的人在信報寫了一篇《三十幾歲 勤力啲啦》的文章。我不知道他知不知自己在講什麼,知不知核心問題在哪。
王文曰:「為什麼今天三十世代認為上位是理所當然的?」,「成功非必然,畢竟,已活了三十多個年頭的我們,應當明白第一名只有一個,軍隊中也不可能每位都是元帥。今天不是元帥而是伙頭的,那只有努力做好伙頭的工作。」又說:「而那些振臂高呼『除了好日子外,我們什麼都經歷過』的少數三十世代憤青,我只有一言相贈:機會是要自己爭取的,不要再做怨婦了,你在搵自己笨而已。」
我從來沒有認為上位是理所當然,也相信不是很多三十世代認為上位是理所當然。我認識的朋友,有的已身居中層,工餘都努力進修,有2個或以上學位,工作努力,但在一些硬膠上層及硬膠政策下,得過做字,沒有發圍機會,沒有滿足感,祗有無力感。無錯,軍隊中也不可能每位都是元帥,但今天在很多公司,將軍多過兵比比皆是。一個人做二個人事叫資源增值。一些將軍平時無所事事,專門玩弄辦公室政治,使溝通困難,增加公司成本。但經濟不景時,裁員先裁兵,將軍毫髮未傷。這是什麼學說?這是公平與否的問題,有實力但沒靠山,如何努力也沒有回報,若社會流動性出現問題,不公平,不公義之事是平常事,久而久之,便會變成社會問題。在下雖然不才,也努力充實自己,多看點書,多用腦思考。希望一朝一日機會來臨,會把握到。
若果社會是公平,唯才是用,努力工作真的受獎勵的,你叫人勤力啲啦,無問題。但是現在,這叫風涼話,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有博客忠告這一班上一輩,要改變,否則會演變成革命。問題是這班人根本沒有一夥自省的心,更不知社會發生什麼事,根本不認為社會有結構性問題,如何改變?我有點悲觀。當然,我也不希望,也反對革命,但事態發展不是個人意願所控制,不單中國,香港也在巨變前夕。
伸延閱讀:
黃世澤:三十世代真大鑊(後篇)之與時並進
黃雅麗:我地舊時咁咁咁
黃世澤:世代戰爭
林行止: 漁火偷渡客 江上數峰青
香港五宗罪
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程序所為何事? 評明愛醫院的麻木不仁
香港真是愈來愈荒謬,愈來愈膠.日前,明愛醫院門外失救事件,院方又以依足程序為擋箭牌,繼包機事件後,再一次令市民嘩然,令人感到麻木不仁.依足程序/指引做事,但結果是荒謬,甚至發生悲劇,我們是否要問一問,這些企業文化背後,代表著什麼價值信念.究竟程序是什麼,所為何事.程序與結果,有何關係?除了程序,常識,同理心在哪裡?依足程序做事,但結果是荒謬,甚至釀成悲劇的,我們為何還視這些程序為圖騰?
香港已經出現嚴重的管治甚至管理問題,我們的系統已經開始腐朽.今日有人因而無辜失去生命,其腐朽程度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今天,每間企業會有自己的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coedure)營運程序,這些程序是一套做事方法,以有效的方法,去解決日常工作問題,協調部門間溝通,最終實現一間企業所定立的願景(Vision)及使命(Mission).既然程序是一套方法,若使用這個方法但結果不是預期,甚至釀成悲劇的,這個方法便有檢討必要,絕對不是擋箭牌.而且,程序是有其局限性,因訂立程序時,很多要將事情概括化(Generalisation).在以前,環境相對靜態,若訂立程序過程沒有遺漏或偏差,依程序辦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現今是複雜多變的全球化互聯網時代,以前正確,不代表現在正確;以前能對症下藥,不代表現在能解決問題.複雜多變的環境,使程序已不能覆蓋所有情況,執行的前線員工應變能力,便是關鍵.應變能力是要培訓,而前線員工必須授予適當的酌情權.而且,應變能力要靠常識(Common Sense)和同理心.
今天,一種在企業及政府經常強調程序為本的辦事方式,是悲劇的主因.這是誰之過?一班當年靠時勢上位但沒料到的4-50歲中層及迷信美式MBA管理的管理層,是責無旁貸.縱使結果硬膠荒謬,但依足程序,可以無事.過份強調程序,視程序為圖騰,不理三七二十一,一出事便已依足程序為擋箭牌,漠視硬膠結果,更忽略人的常識及同理心,使到打工的,個個變成行屍走肉的人,為了自保,連人最基本的常識及同理心也不理,故不識變通,企業文化也不鼓勵變通,每人不理結果是否合理,是否乎合人性,僵化地依程序辦事,因為不依程序/指引是死罪,最終釀成悲劇.
順便一提,有博客提出塞車問題及去醫院路標不清是好問題(註1).去醫院路標是否清楚,反映了一個社會的管治質素,如何看待人命.
請問明愛醫院及醫管局,您們還知道您們的使命嗎?究竟程序是什麼,所為何事,您們又知不知道?一句道歉,是不足夠.您們知不知道要檢討什麼?!
註1:
林忌:塞車送了一條命
林忌:奈何熱血照溝渠
香港已經出現嚴重的管治甚至管理問題,我們的系統已經開始腐朽.今日有人因而無辜失去生命,其腐朽程度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今天,每間企業會有自己的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coedure)營運程序,這些程序是一套做事方法,以有效的方法,去解決日常工作問題,協調部門間溝通,最終實現一間企業所定立的願景(Vision)及使命(Mission).既然程序是一套方法,若使用這個方法但結果不是預期,甚至釀成悲劇的,這個方法便有檢討必要,絕對不是擋箭牌.而且,程序是有其局限性,因訂立程序時,很多要將事情概括化(Generalisation).在以前,環境相對靜態,若訂立程序過程沒有遺漏或偏差,依程序辦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現今是複雜多變的全球化互聯網時代,以前正確,不代表現在正確;以前能對症下藥,不代表現在能解決問題.複雜多變的環境,使程序已不能覆蓋所有情況,執行的前線員工應變能力,便是關鍵.應變能力是要培訓,而前線員工必須授予適當的酌情權.而且,應變能力要靠常識(Common Sense)和同理心.
今天,一種在企業及政府經常強調程序為本的辦事方式,是悲劇的主因.這是誰之過?一班當年靠時勢上位但沒料到的4-50歲中層及迷信美式MBA管理的管理層,是責無旁貸.縱使結果硬膠荒謬,但依足程序,可以無事.過份強調程序,視程序為圖騰,不理三七二十一,一出事便已依足程序為擋箭牌,漠視硬膠結果,更忽略人的常識及同理心,使到打工的,個個變成行屍走肉的人,為了自保,連人最基本的常識及同理心也不理,故不識變通,企業文化也不鼓勵變通,每人不理結果是否合理,是否乎合人性,僵化地依程序辦事,因為不依程序/指引是死罪,最終釀成悲劇.
順便一提,有博客提出塞車問題及去醫院路標不清是好問題(註1).去醫院路標是否清楚,反映了一個社會的管治質素,如何看待人命.
請問明愛醫院及醫管局,您們還知道您們的使命嗎?究竟程序是什麼,所為何事,您們又知不知道?一句道歉,是不足夠.您們知不知道要檢討什麼?!
註1:
林忌:塞車送了一條命
林忌:奈何熱血照溝渠
Tuesday, December 02, 2008
管治警號
日前,一位港人因乘車往布吉乘坐國泰包機返港,途中遇到車禍,不幸喪生。同時,香港政府在二十四小時內推翻不派包機的決定,派包機到泰國接送滯留泰國的港人回港。
兩者連繫一起,問題就大了。不論是否事實,香港政府已給人印象,有人死了,所以要改變主意。當然,也可以理解成因政府沒有包機,所以要乘車往布吉,故不幸遇到意外。不論持那個觀點,香港政府已成為眾矢之的。
有時候,我真不知香港特衰政府在做什麼,它的官僚主義,主事高官對時局的判斷,真令人氣憤,是否香港還不夠煩,想要加鹽添醋,製造更多民怨才安樂?!香港是否派包機往泰國接送滯留泰國的港人回港,理由之牽強,反映其決策系統/程序,主事高官的洞察力,跟社會脈搏嚴重脫節,完全不能回應當前社會訴求及適當處理突發事件,化解危機,更不消提如何去檢討及改善這個系統。一眾膠官各顧各,完全不是一個團隊,司長不知下屬做什麼,不去協調,不去擔當,什麼也不做;或求名節保身,以依足程序為名,推卸責任,不出事才怪。可惜我們的特首及諸位司長,完全沒有察覺,在不能擺平眾多既得利益者下,要改革更是天方夜譚。
在昨日(12月1日)有線新聞報導訪問中,有滯留泰國的受訪者說特衰政府什麼也不做,為何他們要納稅。雖是悔氣說話,但仍可說明民怨真的很深,更是一個警號!想像下三成納稅人不交稅有何結果?如持這種觀點的人愈來愈多,出現民間不交稅不合作運動,不是曾政府倒台這樣簡單,而是香港巨變的開始。曾先生當然要當心了,若香港真的發生巨變,他會死得比老董更慘,但普通市民也不能掉以輕心。
兩者連繫一起,問題就大了。不論是否事實,香港政府已給人印象,有人死了,所以要改變主意。當然,也可以理解成因政府沒有包機,所以要乘車往布吉,故不幸遇到意外。不論持那個觀點,香港政府已成為眾矢之的。
有時候,我真不知香港特衰政府在做什麼,它的官僚主義,主事高官對時局的判斷,真令人氣憤,是否香港還不夠煩,想要加鹽添醋,製造更多民怨才安樂?!香港是否派包機往泰國接送滯留泰國的港人回港,理由之牽強,反映其決策系統/程序,主事高官的洞察力,跟社會脈搏嚴重脫節,完全不能回應當前社會訴求及適當處理突發事件,化解危機,更不消提如何去檢討及改善這個系統。一眾膠官各顧各,完全不是一個團隊,司長不知下屬做什麼,不去協調,不去擔當,什麼也不做;或求名節保身,以依足程序為名,推卸責任,不出事才怪。可惜我們的特首及諸位司長,完全沒有察覺,在不能擺平眾多既得利益者下,要改革更是天方夜譚。
在昨日(12月1日)有線新聞報導訪問中,有滯留泰國的受訪者說特衰政府什麼也不做,為何他們要納稅。雖是悔氣說話,但仍可說明民怨真的很深,更是一個警號!想像下三成納稅人不交稅有何結果?如持這種觀點的人愈來愈多,出現民間不交稅不合作運動,不是曾政府倒台這樣簡單,而是香港巨變的開始。曾先生當然要當心了,若香港真的發生巨變,他會死得比老董更慘,但普通市民也不能掉以輕心。
Thursday, November 20, 2008
"家" 行動 - 多媒介慈善藝術展覽
由藝展予希望,城大創意媒體學科聯會,內地組織「土木再生」合辦之"家" 行動,以多媒介藝術展覽形式,籌款給樂施會,幫助四川地震災民.是此活動小弟很榮幸有份幫手,現誠邀您光臨參觀,展覽時間為11月22日-12月5日 12:00-22:00,地點為銅鑼灣怡和街Delay No Mall@住好D.作品包括相片,油畫,雕塑品及由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學生設計之多媒體作品等.
免費入埸,歡迎參觀,隨緣樂助.
北京政府門前大批民眾示威
在國內BBS找到,說北京政府門前大批民眾示威,不過無法確定地點是否北京,但很有89民運的味兒.不論是否北京,大陸民眾不再軟弱,紛紛以示威去捍衛自己的權利,說明大陸的政治系統已經不能解決/化解社會矛盾.
日前發生甘肅隴南暴動,已經令人担憂.中國已經愈來愈接近臨界點,何時爆煲,天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