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安們:
早晨。見識過昨天香港市民的決志及勇武後,有什麼感想呀?想繼續嗎?在下藉機同各位公安們講兩句,立即棄暗投明,站在人民的一邊!否則,他日香港變天獨立,紐倫堡大審判少不了你們,不要以為執行職務可以抗辯,根據紐倫堡第四原則及廟街桑拿案的判決原則,這不是抗辯理由。他日罪成革職,終身不得任職紀律部隊,成過街老鼠,甚至被驅逐出境,後果自負!
警司級及以上的,還記得九七前當皇家警察時的尊嚴及威風嗎?你們很滿意今日你阿頭的作為嗎?很喜歡站在人民對立面嗎?被人稱公安嗎?你們日後想成過街老鼠,被驅逐出境,一無所有,還是當分區指揮官,甚至警務處長?想當人民英雄,還是狗熊港奸?自己想清楚,你的決定,影響你往後的前途。提醒各位,事情完結時,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否則後果自負!
2014年9月29日
Monday, September 29, 2014
Thursday, July 31, 2014
香港泳池也淪陷
夏日炎炎,一家人到泳池暢泳本是消暑好節目。可惜,踏入七月, 香港新界西北地區居民,在假日經常遇到泳池爆滿, 等候入場時間過長的情況。而即使入到場,泳池也較往年擠迫, 居民更留意到池內講普通話的泳客愈來愈多,泳池也較往年骯髒, 更有泳池職員發現有多了人在泳池更衣室及淋浴間便溺, 相信不是本地人。種種異常情況出現,懷疑是早前廣州《 南方都市報》報導香港公眾泳池價廉物美, 吸引鄰近深圳居民透過一簽多行來香港公眾泳池游泳。
縱觀全世界,公共眾泳池從不是遊客有興趣到訪的旅遊景點。 從民生角度,公眾共泳池是康樂設施,用公幣興建,由政府管理, 是國民福利之一。而且,香港游泳池場館的興建,是根據規劃署《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所訂立的人口比例決定, 約每二十九萬人設一個。外來人的使用量,從不在考慮之列。 深圳居民大舉來港使用公眾泳池,客家佔地主, 與港人爭奪公共資源,對香港市民絕不公平。
深圳居民不使用自己城市泳池的原因,香港即使知道,也控制不到。 但在一個正常社會,大量外來人佔用公共康樂設施, 在地政府必會想辦法阻止。可是賣港政府當無事發生, 被收編的電視台新聞,更抹黑香港市民無事生非。 目前只有一個政團新民主同盟為居民請命發聲, 其他泛民政黨全部失蹤,這些所謂反對派真是失職。
香港人要自己救自己,必須要有身土不二精神。要根本解決問題, 取消一簽多行,改變香港旅客來源單一化,刻不容緩。
末代港督的預言應驗
末代港督彭定康離任前明言,香港的自由會敗在某些香港人手上。 九七後至今,一次又一次應驗。 部份不知廉恥的中國遊客在香港隨處便溺時有所聞, 更有香港不少文人,社運人,政黨精英, 甚至政府官員不分是非護短。近日,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認為, 旅客隨處便溺的問題是由於香港商場的洗手間指示不足。 何處是洗手間,洗手間有何標記,正常理解能力也會知曉, 為什麼其他國家旅客沒有此問題,只有中國遊客不知何處有洗手間? 在下敢問林建岳指示如何不足,應該如何改善?
依愚見,林建岳此等荒唐言論目的,是在為香港全面推行殘體字(簡體字)標示鋪路。中國旅客看慣殘體字,沒有藉口不知。一旦香港出現殘體字標示,正體字及粵語恐怕岌岌可危。
香港一間以是是旦旦見稱的電視台劇集對白,已經將「地瓜」取代日常用語「番薯」;某些玩具包裝,已不知不覺寫了「游戲」,而不是「遊戲」;而資金來自中國,母公司是海南航空的「香港航空」航機上告示,亦只有英文及殘體中文。早年,一些食肆用殘體字餐牌及中國用語,被批評後馬上更正,但這情況現在已屢見不鮮。若香港商場的洗手間真的出現殘體字標示,恐怕正體中文及其他日常用語,會迅速被共產中文取代。香港原有的生活習慣被廢了,劣幣驅逐良幣,香港人在各方面將成三等公民。
近年香港超過四分之三旅客來自單一地區—中國,旅遊發展局在吸引其他國家的旅客來港的工作,完全不稱職。旅遊發展局如此廢柴,沒有努力推廣以減輕旅客來源單一化不正常情況,應該關門大吉,節省公幣。縱容與文明為敵的某國人民,亦是自討苦果。
依愚見,林建岳此等荒唐言論目的,是在為香港全面推行殘體字(簡體字)標示鋪路。中國旅客看慣殘體字,沒有藉口不知。一旦香港出現殘體字標示,正體字及粵語恐怕岌岌可危。
香港一間以是是旦旦見稱的電視台劇集對白,已經將「地瓜」取代日常用語「番薯」;某些玩具包裝,已不知不覺寫了「游戲」,而不是「遊戲」;而資金來自中國,母公司是海南航空的「香港航空」航機上告示,亦只有英文及殘體中文。早年,一些食肆用殘體字餐牌及中國用語,被批評後馬上更正,但這情況現在已屢見不鮮。若香港商場的洗手間真的出現殘體字標示,恐怕正體中文及其他日常用語,會迅速被共產中文取代。香港原有的生活習慣被廢了,劣幣驅逐良幣,香港人在各方面將成三等公民。
近年香港超過四分之三旅客來自單一地區—中國,旅遊發展局在吸引其他國家的旅客來港的工作,完全不稱職。旅遊發展局如此廢柴,沒有努力推廣以減輕旅客來源單一化不正常情況,應該關門大吉,節省公幣。縱容與文明為敵的某國人民,亦是自討苦果。
Thursday, May 22, 2014
淺談設立統一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專業認可架構
早前,中國財政部建議,日後中資股在海外上市,委託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核數時,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必須找一家內地排名前100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合作,由該內地會計師行處理具體審計事宜,以及上市後每年的審計報告,國際會計師行將被禁止以「臨時牌照」派遣職員到大陸工作。香港會計界形容如落實建議,業界前景悲觀。
這是正常國策。當自己人有毛有翼,為什麼仍要靠外人呢。全世界政府也會保護自己人,只有香港政府專門出賣自己人。
前車可鑑,上星期六(五月十七日),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委員會舉行公聽會,聽取公眾設立統一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專業認可架構的意見。本人之前從事資訊科技工作近二十年,當日也有出席發言。不少業界支持設立,其中一個理由,是可以與中國資歷架構互認,方便打進中國市場。在下可以預期,互認後到時最開心的,是企業(不論大企業或中小企)。中港之間的權力,人口是不平衡的,中國從事資訊科技的人多過香港,以人口比例計算,是正常不過。而目前中國資訊科技專才的人工,仍比香港平。到時互認後,企業外判到成本較低的地方,將會全面進行,香港有多少資訊科技同業失業,真的天曉得。而中國市場雖大,但也很保護主義。香港資訊科技界是否真的可以得益,得益是否預期,亦是疑問。到今天香港的商人及專業人士,仍然這麼政治無知,短視勢利,沒有本土意識,香港想不沉淪,淪為人家提款機也不行。
小組召集人錢大康教授當日回應時提及,香港家長不鼓勵子女投身資訊科技行業,是因為沒有前途,不受重視。而在下身邊有不少怪獸家長,老實地明言,香港的怪獸家長同樣是十分現實功利,跟紅頂白。什麼可以「威」,就是賺大錢,有錢有地位。在香港,年紀輕輕有幾間物業在手,能在股票市場賺大錢,無需大學畢業已被認為是醒目仔了。幾年前,不少怪獸家長只會認為在投行工作的銀行家(i-banker)才有前途。所以是否有了專業認可,香港怪獸家長就會認為香港資訊科技行業有前途,在下好懷疑。
而當日不少與會者亦明言香港資訊科技從業人員在香港社會不受重視,恐更要搞清楚何謂不受重視,怎樣才算受重視。定義不清,是不能實踐的。如果受重視的定義,是要與投行工作的銀行家(i-banker)的賺錢程度相比,恐怕做什麼也是徒勞,所以必須搞清楚。好遺憾當日沒有人說明清楚。錢教授引述不少家長質疑,資訊科技是否只是打機,更是匪夷所思。今天不少家長大學畢業,甚至擁有多過一個學位,工作上離不開電腦,絕不會如此無知。不少家長工餘閒暇時玩手機遊戲如Angry
Bird或Candy
Crush呢,他們知不知寫此遊戲可以賺了多少?
諮詢文件中反映政府隱然地視資訊科技等同於會計,法律等專業服務行業,而不是一門創意工業(Creative Industry)。當日,不少發言人士將資訊科技與會計,法律相比,圖證明認可架構的必要。資訊科技不同會計及法律之處,是沒有本地化法律及會計準則,其他地方的會計師,律師要在香港執業,必須要考試或經批准,但資訊科技行業沒有這個限制。加上科技發達,程式開發及維護,網絡及通訊工程,日常系統軟件支援,今天已可在任何地方透過內部互聯網(Intranet),私人虛擬網絡(VPN)及雲端科技(Cloud
Technology)進行。企業如何選擇除了看質素,更看重成本。香港資訊科技行業的競爭對手,是全世界。今天,香港企業外判服務予其他國家科技公司,或由其他國家分公司的資訊科技同事負責支援的做法十分平常,這些地方可以沒有任何專業認可架構。本人懷疑企業會否因為香港有專業認可架構,而在香港成立區域資訊科技總部。相反,企業因為成本及其他因素,將支援及開發工作搬離香港到中國大陸,新加坡,本人過去屢見不鮮。建議是否真的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促進專業和個人事業發展,本人十分懷疑。
認可架構建議表面上是為了公眾利益,現實上已可能帶有行業保護性質,令到新加入的競爭者入行問檻提高,使早入行人士享有早鳥紅利。部份人變成既得利益者後,會否將個人利益置公眾利益之上,導致成本上漲及質素下降,必須關注。到時不幸地成本上漲及質素下降發生,本地企業可更多外判程式編寫,系統開發至其他國家,甚至將資訊科技部搬離香港,而其他國家可以沒有類似認可架構建議。到時企業利益得以保護,但本地從業員生計因而受損,甚至失業,故必須謹慎處理。順帶一提,今天不少從事資訊科技工作的同業,因為他們不是任何專業學會的會員,沒有資格成為立法會資訊科技功能組別選民。
香港資訊科技人才短缺,政府創意產業政策也有責任,如果政府不能提供自由開放的環境,令有志者發揮創意,令企業不會因成本搬離香港,吸引著名科技公司來港,絕不能令有志之士投身資訊科技行業。同時,香港不少高級中產及資產階級離地,沒有身土不二的精神,有的甚至視香港為搖錢樹,賺夠就回加拿大/英國/澳洲等地退休,香港到時搞到怎樣,與他們無關。試問一個短視又離地的社會,很少人願意長遠投資訊科技行業是正常,香港資訊科技界怎能健康發展!
本土主義,身土不二的精神,是香港的重生的不二法門。否則,今天香港會計界的處境,明天就是資訊科技界。
參考資料:
Monday, May 05, 2014
身土不二,內除港賊,外抗侵略
近日,一幕幕荒誕劇在香港上演。先是中共喉舌紛紛指責香港人針對大陸小童隨街便溺是小題大做,是心理病,對大陸客應頂禮膜拜,聲稱反自由行等同歐洲的「光頭黨」及「新納粹」,叫自己人民「不妨大膽回敬」,同時,賣港官員亦指責香港人不包容大陸小童隨街便溺;繼居港七年申請綜援官司後,社區組織協會聲言將派員出席日內瓦聯合國聽證會,要求聯合國正視香港人仇視新移民情況,敦促港府修訂《種族歧視條例》,保障新移民;而某中學在中文老師招聘廣告中,公然以「普通話為母語」為招聘資格,更聲稱具有大陸或台灣教學經驗者優先,可兼教中國歷史更佳。
以上種種言行,反映中共在台灣服貿協議硬推失敗後,轉戰香港,與潛伏在港特務裡應外合,打壓本土主義,消滅香港人的語言,圖在最短時間內全面控制香港,將香港變成中共的殖民地,搶光香港數千億的財政儲備。
社區組織協會的所為,竟與中共言論無異。指鹿為馬,將香港人捍衛自己的民風習俗的行動說成歧視,無視基本法的中港區隔,將全世界國民獲得國民福利的條件說成歧視,誤導聯合國及西方社會。此舉不單嚴重打擊香港人在西方的形象,更會毀掉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令香港人在外敵當前孤立無援。
中共殖民香港,令香港人失去國民身份認同及自信,必須消滅粵語及古雅中文。在香港中小學推行普通話教中文(普教中),將粵語說成低等語言,政府機構大量使用共產中文,就是執行細節。今天,當以「普通話為母語」作為招聘條件學校漸增後,不單是中文,其他學科也可以普通話授課,香港老師普通話再好,也不及來自中國大陸的人,香港本土老師恐面臨全部失業。政府聲稱普通話教中文,可以我手寫我講,有助學生學好中文。但近年不少學者已指出在小學接受普教中的學生,詞彙貧乏,中文水平不比粵語學中文的學生好。
台灣憑著勇武及身土不二精神,在服貿協議一役,力拒中共來犯,成功捍衛台灣。今天,香港處於內憂外患,香港人不能等待俠士打救,或一去了之,必須本著身土不二精神,內除港賊,外抗侵略。
參考資料:
Wednesday, April 30, 2014
實施全民退休保障,宜三思而行
昨天一立法會公聽會上,討論退休保障事宜,自由黨青年團主席李梓敬的發言,被同場的余婆婆嚴厲批評,視頻在各大討論區及時事平台瘋傅,李生的言論被受批評。李生在他人發言玩手機遊戲故然要批評。他的發言,不能全盤否定。在下找回李生發言視頻(註一),以及綜合他的個人面書內容如下:
李生以上言論,有少部份無錯,全民退保對今天二三十歲的年青人不公平,如在強績金外另加收的,等於加稅。即使民間建議全民退保供款由強績金扣除,因與人對分,最終退休時每人有多少強績金的不可預測特性,也會影響他們的利益,加稅的確增加他們的負擔。今天二三十歲的年青人在壟斷社會下已經是受害者,香港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因為離地資產階級及地產霸權與官府官商合謀,壟斷大部份利益所致,加上數千億儲備沒有善用,令香港人沒有得益。香港人不論在職或退休,是不應該這樣辛苦及沒有保障的。沒有全民普選下,政府擁有數千億儲備,再加上全民退保數額,政府的權力及人手會過度膨脹,不是好事。加上香港對中國來的新移民沒有審批權,部份新移民新來港不能適應香港生活,以綜援過活,早已受非議。在沒有審批權下引入全民退保,必引起強烈反彈,憂心吸引更多中國人來港,只在取福利,不想貢獻香港。全民退保的考慮前提,是香港必須有一個捍衛香港人利益的民選在地政府及議會,否則後果只會比強姦金(強績金)更嚴重。
正確做法是負入息稅,想辦法引入物業空置稅,土地閒置稅,甚至可考慮將利得稅改為累進,及將薪俸稅稅階增加一層,減輕中產負擔之餘,使真正高收入人士負責應有的義務,將離地資產階級的壟斷利潤拿回來再分配。另外,偽右派經常聲稱香港稅基窄,不少打工仔不用交稅,也是錯的。香港有不少隱含的間接稅,普羅市民每天都交緊的,如隧道費(隧巴車費中包括了隧道費)及地鐵車費(註:在下在另文解釋)。所以即使不用交薪俸稅,不代表普羅市民沒有交稅。另外,香港昂貴地價,也反映在物價。小數怕長計,普羅市民交稅不少,但福利比其他發達國家少,很多時要食自己,請偽右派不要胡說八道。
另外,希臘不是死在全民退保,而是死在搞奧運欠下大規模財赤及銀行體系不健全,持有大量像迷債類型的有問題資產。
長者壯年時為香港貢獻良多,他們退休時有退休福利,符合國民福利原則,所以供養父母,不單是子女責任,也是社會責任。一個有本土意識的社會,會視在地生活的人為自己人。余婆婆沒有說錯,每個人不會永遠風光,在自己人有需要時幫一把,絕對符合公義。至於資源何來及如何分配,將來在民選議會,由身土不二的在地香港人決定。
福利開支增幅遠超政府收入增幅,看看是否能從離地資產階級及地產霸權取回資源。這班人不事生產,靠炒買壟斷方式,明搶普羅市民財產致富,加上離地又賣港求榮,不配擁有現時財富。
註一:李生發言視頻
參考文章:
自由黨李梓敬反全民退保-婆婆大罵-呢個仆街-香港瞓低
-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是跨代資源再分配,要下一代供養上一代,對下一代不公平
- 供養父母是子女責任,為何有人建議要社會代他們負責?
- 沒有子女供養,又合資產資格的長者,已現有長生津及綜援等政策,可在此基礎上調整。
- 社會資源有限,應集中幫助最有需要的人:與其人人三千,為何不是最有需要的一半人每人六千或最有需要的三份一每人九千?
- 福利開支增幅遠超政府收入增幅,加上人口老化,根據此走勢,香港很快出現結構性赤字
- 全民退保並非「權利」,長者綜援安全網才是。
- 很多推行了全民退保的國家都面臨破產或財政危機,如希臘。另外一些國家, 則是天然資源豐厚, 人口少, 稅率又高, 香港是否可比? 香港人又是否想負擔極高稅率?
李生以上言論,有少部份無錯,全民退保對今天二三十歲的年青人不公平,如在強績金外另加收的,等於加稅。即使民間建議全民退保供款由強績金扣除,因與人對分,最終退休時每人有多少強績金的不可預測特性,也會影響他們的利益,加稅的確增加他們的負擔。今天二三十歲的年青人在壟斷社會下已經是受害者,香港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因為離地資產階級及地產霸權與官府官商合謀,壟斷大部份利益所致,加上數千億儲備沒有善用,令香港人沒有得益。香港人不論在職或退休,是不應該這樣辛苦及沒有保障的。沒有全民普選下,政府擁有數千億儲備,再加上全民退保數額,政府的權力及人手會過度膨脹,不是好事。加上香港對中國來的新移民沒有審批權,部份新移民新來港不能適應香港生活,以綜援過活,早已受非議。在沒有審批權下引入全民退保,必引起強烈反彈,憂心吸引更多中國人來港,只在取福利,不想貢獻香港。全民退保的考慮前提,是香港必須有一個捍衛香港人利益的民選在地政府及議會,否則後果只會比強姦金(強績金)更嚴重。
正確做法是負入息稅,想辦法引入物業空置稅,土地閒置稅,甚至可考慮將利得稅改為累進,及將薪俸稅稅階增加一層,減輕中產負擔之餘,使真正高收入人士負責應有的義務,將離地資產階級的壟斷利潤拿回來再分配。另外,偽右派經常聲稱香港稅基窄,不少打工仔不用交稅,也是錯的。香港有不少隱含的間接稅,普羅市民每天都交緊的,如隧道費(隧巴車費中包括了隧道費)及地鐵車費(註:在下在另文解釋)。所以即使不用交薪俸稅,不代表普羅市民沒有交稅。另外,香港昂貴地價,也反映在物價。小數怕長計,普羅市民交稅不少,但福利比其他發達國家少,很多時要食自己,請偽右派不要胡說八道。
另外,希臘不是死在全民退保,而是死在搞奧運欠下大規模財赤及銀行體系不健全,持有大量像迷債類型的有問題資產。
長者壯年時為香港貢獻良多,他們退休時有退休福利,符合國民福利原則,所以供養父母,不單是子女責任,也是社會責任。一個有本土意識的社會,會視在地生活的人為自己人。余婆婆沒有說錯,每個人不會永遠風光,在自己人有需要時幫一把,絕對符合公義。至於資源何來及如何分配,將來在民選議會,由身土不二的在地香港人決定。
福利開支增幅遠超政府收入增幅,看看是否能從離地資產階級及地產霸權取回資源。這班人不事生產,靠炒買壟斷方式,明搶普羅市民財產致富,加上離地又賣港求榮,不配擁有現時財富。
註一:李生發言視頻
參考文章:
自由黨李梓敬反全民退保-婆婆大罵-呢個仆街-香港瞓低
Wednesday, April 23, 2014
杯葛不到香港旅遊,請立即做
日前一對中國夫妻在旺角街頭讓小兒隨地便溺,被一對年青人錄影然後報警法辦,引起中國人發起杯葛不到香港旅遊,官方環球時報指責年青人錄影為不文明行為,更無恥地要求香港人包容。天下間只有中國才會如此黑白不分,完全沒有禮義廉恥之國格,與地獄鬼國無異。入鄉隨俗本是文明社會的正常行為,吾友告之他在中國大城市旅遊時,親眼見到當地市民遇見外來人隨地便溺,一樣當眾力斥其非,絕不包容。環球時報不去批評自己的國民失德,還無恥地要求香港人包容,誣衊港人無法適應正流失優越感,反映共產黨骨子裡當香港是殖民地,部份中國人狐假虎威,藉共產黨帝國身影,在香港作威作福。更可惡的,過去兩年,香港不少離地民主派政黨人士及左膠,不單沒有為香港人抱不平,更不停強調此等言論,聲稱沒有誰比誰高尚,不包容就是歧視,法西斯。正因香港內部有這些賣港賊,違背常識及道德,背棄香港本土利益,不惜任何代價為中國人護短,縱容他們的惡行,人家才會如此囂張,以為可以在香港任意妄為。
一些中國人聲稱沒有中國,香港一早完蛋。現實是沒有香港,中國一早完蛋。在封閉年代,誰接濟中國,香港人。開放改革後,誰先投資中國,香港人。今天中國什麼都是假的年代,中國在那裡走私安全奶粉及日用品回中國謀利,香港。沒有香港,中共國企在那裡上市套利。如果他朝一日,中國某些地方由香港接管,實施香港法律,大家估計當地人是歡迎,還是拒絕呢。中國如此強大,為什麼不少中國人設法逃出中國?不少中國人在香港走私奶粉及日用品,狂買名牌的消費行為,已嚴重影響香港人日常生活。近日,位於香港島民居地帶的海怡半島商場,更大幅加租逼走小商戶,改為特賣場,為自由行服務,香港人不是前世欠了中國人的。口裡說不,但身體卻很誠實。在下認為,中國人向來喜歡走數,是次所謂杯葛,根本不會成事。如真的成事,香港人真的要慶祝了。在下敬告發起人及支持者,請立即做。
離地民主派政黨人士及左膠強調的包容,根本是縱容,要香港人放棄自己的利益。環球時報雖說當街小便不符港法,屬不當行為,但同時聲言做出不文明行為,只因他們不了解規範,或者一時做不到。這些言論,在兩年前講,還說得通。這已不是新鮮事,兩年來屢見不鮮,那些中國人仍沒有悔意,不知自己不對。今天才講,根本是強詞奪理。年青人錄影報警法辦,捍衛香港民風習俗,絕對合情合理。香港這群賣港賊,竟與共產黨同一調子,實在不知廉恥。香港人不清理門戶,更換代理人,香港淪亡,不能怪誰。
一些中國人聲稱沒有中國,香港一早完蛋。現實是沒有香港,中國一早完蛋。在封閉年代,誰接濟中國,香港人。開放改革後,誰先投資中國,香港人。今天中國什麼都是假的年代,中國在那裡走私安全奶粉及日用品回中國謀利,香港。沒有香港,中共國企在那裡上市套利。如果他朝一日,中國某些地方由香港接管,實施香港法律,大家估計當地人是歡迎,還是拒絕呢。中國如此強大,為什麼不少中國人設法逃出中國?不少中國人在香港走私奶粉及日用品,狂買名牌的消費行為,已嚴重影響香港人日常生活。近日,位於香港島民居地帶的海怡半島商場,更大幅加租逼走小商戶,改為特賣場,為自由行服務,香港人不是前世欠了中國人的。口裡說不,但身體卻很誠實。在下認為,中國人向來喜歡走數,是次所謂杯葛,根本不會成事。如真的成事,香港人真的要慶祝了。在下敬告發起人及支持者,請立即做。
離地民主派政黨人士及左膠強調的包容,根本是縱容,要香港人放棄自己的利益。環球時報雖說當街小便不符港法,屬不當行為,但同時聲言做出不文明行為,只因他們不了解規範,或者一時做不到。這些言論,在兩年前講,還說得通。這已不是新鮮事,兩年來屢見不鮮,那些中國人仍沒有悔意,不知自己不對。今天才講,根本是強詞奪理。年青人錄影報警法辦,捍衛香港民風習俗,絕對合情合理。香港這群賣港賊,竟與共產黨同一調子,實在不知廉恥。香港人不清理門戶,更換代理人,香港淪亡,不能怪誰。
Thursday, March 20, 2014
香港人給台灣人打氣
馬英九賣台手段,竟與香城689港共政權無異,竟敢在光天化日下強行通過服貿協議。加上反對黨不濟,台灣人民親身上陣,佔領議會,捍衛自身及台灣本土權益,是應份之舉。身為香港人的在下,在此越洋支持。
不少香港論者,包括在下於過去一年在貴報忠告台灣人民,提防服貿協議引狼入室,不要步香港後塵,破壞台灣鄉土及民風習俗。絕不能讓「沒有中國,台灣一早完蛋」的言論出現。台灣人民絕不和理非非,熱愛家園,沒有滿身銅臭,願為台灣犧牲,此乃身土不二的表現。台灣不少演藝人表現,更令不少討厭政治,擁抱人民幣的香港偽人(藝人)汗顏。台灣人民勇武行動,絕不拖泥帶水,加上台灣社會沒有左膠,形勢比香港的好。在下祝願台灣人民成功驅除賣國賊,外拒侵略者。
相反,香港所謂「佔領中環」,拖泥帶水,預設失敗,令人懷疑主事人有沒有抗爭意志。早前更有離地學者發表認命認輸言論,聲稱香港民主必須寄望中國民主。在下毫不畏言,不少泛民政黨中人,根本不想香港有普選。有普選,便要執政,要靠政績爭取選民支持。不像現在不斷失敗,不斷爭取,靠假抗爭便有選票這麼容易。香港人必須放棄等待俠士打救的心態,徹底放棄離地預設失敗的泛民政黨,植根本土,放下身段,方可展開真正的抗爭。本著身土不二的精神,便能勇者無敵。
Wednesday, January 15, 2014
鳳凰計劃,嘥錢計劃?
早前(一月十三日),生果日報一篇名為「鳳凰計劃嘥6,000萬搞唔起足運,球會仍無場練波,入場人數不升反跌」的報導,用了「嘥」的字眼,而聲稱議員及球會高層反對繼續撥款支援,報導片面,有的資訊更有誤導之疑。所謂球會高層,原來只是訪問了「資深」球會高層梁守志而已。而所謂議員,也只是訪問了曾是近期受假波醜聞困擾的老牌球會愉園,以及區隊沙田足球隊班主林大輝。有留意香港足球的人,都知道梁守志抱殘守缺,反對改革,曾經聲稱香港職業足球應該回到業餘。既然梁守志,林大輝這些局內人,身經歷過香港光輝歲月,又親身見證香港足運由盛轉衰,由亞洲足球皇國,淪為今天三四流地區,箇中原因他們應該好清楚。香港足運由盛轉衰,他們不單沒有資格批評,更是責無旁貸!
這班「資深」足球人士如梁守志、李輝立等長期出錢出力,對香港足球熱忱毫無疑問。他們營運的球會東方及流浪,曾經在香港盛極一時,培育了不少出色的球員;可惜他們活在過去;他們的思維,營運球會方式,到今天仍停留在七八十年代,不思進取。多年來,香港足總長期以業餘家長式營運,從不與時並進。香港足球改革,根本前輩資料(註:當時在下只是小學生),可追溯回八十年代精工班主黃創山提倡的超級聯賽。及後因計劃損害某些人的利益,在一眾球圈人士的反對,最後胎死腹中,種下盛極而衰的遠因。
報導中梁守志聲稱,「鳳凰計劃好多野都未做到,政府畀錢只係膨脹左足總嘅支薪架構,依家個個都係經理,個個幾萬人工,成個足總多左好多好多人,一樣嘢有三個人做。鳳凰計劃除左幫到一班人做到經理外,係咪幫到香港足運?」以上言論,足證他的思維仍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業餘思維。一個在商業社會打滾多年,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要執行鳳凰計劃內33項建議,只靠行政總裁、總幹事及小數負責執行的文職人員,是沒有可能的,故聘請專門人材是必須的。在下查過澳洲,新加坡及當時得令的比利時足總的架構,全部設置不同部門包括傳訊,財務,競賽,技術,機構管治,商務,市務等,分工精細。澳洲足總有九名主管級人士;新加坡足總亦最少有十個以上主管級人士及其他文職人員協助,比利時足總有八個部門,相信有八位主管。香港足總的架構,與他們比較,不算太大。現時香港足總聘請了不少人,有很多經理及部門主管,是否有問題取決於是否將軍多過兵,及實質措施是否有效落實建議,工作效率高低等。而先整頓內部架構,建立團隊及有效的制度,是正常做法。根據現任行政總裁的成效報告,目前定斷成效言之過早,也沒有足夠資訊定斷。
而生果日報聲稱,鳳凰計劃建議香港隊每球季最少參加八場國際友誼賽,而2013年只有三場,更有片面誤導之疑。2013年香港隊的確只踢了三場國際友誼賽,分別對菲律賓,緬甸及新加坡,亦同時踢了五場亞洲盃外圍賽賽事,即香港隊在過去一年共踢了八場國際賽事。亞洲盃外圍賽乃國際A級賽事,而每年國際足球比賽日是有限的,不可能踢了五場亞洲盃外圍賽,又同時踢八場國際友誼賽。今年,香港少年隊成功首次打入亞少盃決賽周,可算反映近年青訓成果,該報更隻字不提。
唯一合理的,是場地問題。如不將市民工餘康樂活動與職業足球分開處理,興建專門用於職業足球比賽及訓練場地,問題沒法解決。
至於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更不是在空談階段。根據早前南華早報報導,因工程涉及斜坡及日後維修保護關係,要聘請顧問研究,工程需要延誤。
從政治角度論述,中共,港共政府及一些國家,絕不希望香港足球再度興盛,因為此涉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試想像比賽中揮舞香港旗幟,高呼「We are Hong Kong」,港隊勝利時的興奮,甚至以香港人為榮時,本土意識便會成形。那些以香港人離地心態,當香港是自動提款機,可以隨時任取的國家及跨國企業,就不能再任意妄為了。香港人沒有本土意識,中共將香港當成殖民地,殖民香港。香港政府協助香港足運發展的誠意,在下是懷疑的。
唯一合理的,是場地問題。如不將市民工餘康樂活動與職業足球分開處理,興建專門用於職業足球比賽及訓練場地,問題沒法解決。
至於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更不是在空談階段。根據早前南華早報報導,因工程涉及斜坡及日後維修保護關係,要聘請顧問研究,工程需要延誤。
從政治角度論述,中共,港共政府及一些國家,絕不希望香港足球再度興盛,因為此涉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試想像比賽中揮舞香港旗幟,高呼「We are Hong Kong」,港隊勝利時的興奮,甚至以香港人為榮時,本土意識便會成形。那些以香港人離地心態,當香港是自動提款機,可以隨時任取的國家及跨國企業,就不能再任意妄為了。香港人沒有本土意識,中共將香港當成殖民地,殖民香港。香港政府協助香港足運發展的誠意,在下是懷疑的。
香港足球再度興盛,年輕人可多一個出路,更可帶動球場管理,創傷治療,紀念品設計,球隊行政管理,教練等行業發展,是有利內部消費的創意工業,對香港百利而無一害。
參考連結:
Friday, January 10, 2014
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方式意見書
以下是本人就2016年立法會選舉及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方式,致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的書面意見:
2016年立法會選舉
在2016年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必須加強代表性,建議全面取消公司及團體票,杜絕個人如控制超過一間公司有超過一票的不公平現象。公司票改為公司董事(包括執行董事及非執行董事)個人票。團體或工會票改為團體/工會理事/執委個人票,甚至是團體會員的個人票。例如金融服務界可改為註冊的持牌金融從業員為選民;保險界可改為由註冊保險經紀為選民。
重新檢討各功能組別的成員資格。如航運界交通中,香港機場管理局(Hong Kong Airport Authority)是其中一名選民。機管局主席及董事局成員由政府委任,它的投票意向如何,值得關注。
在2016年立法會地區直選,建議由三十五席增至四十席。由於幅員廣闊及因應社會環境變化,建議增設新界北選區(包括現時北區及元朗區),方便議員照顧該區選民利益。新界西選區改由葵青,荃灣,屯門及離島區組成。新界東選區改由大埔,沙田及西貢區組成。
分組點票必須取消。或者政府的議案也必須分組點票,以達到公平原則。
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
由於公司/團體票改為個人票,加強了功能組別的代表性,加上功能組別團體已經包括工商金融界,專業界別如會計師,醫生,律師,社工,保險經紀,金融從業員,工會。與現時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界別接近;地區直選比例多於一半,具廣泛代表性,建議以2016年當選的全部七十五名立法會議員自動為提名委員會委員,絕對符合基本法要求。
有意參選行政長官選舉的人士,必須取得最少十五位立法會議員提名,才可成為候選人,再由全港選民一人一票,以簡單大多數方式選出行政長官。此舉的好處,是行政長官候選人必須取得香港政黨支持,有執政聯盟的意義。從而鼓勵香港政黨培養執政意志,肯投入資源做政策研究,捍衛本土利益,提出解決香港本土問題的施政方針,培育執政人材。而得票率高的立法會議員會非常受歡迎,候選人們中誰有他們的背書,對其民望有正面影響。以後,政黨必須靠政績爭取選票。預設失敗,不斷失敗,不斷爭取,選舉時經常告急,選民經常要含淚投票,不用靠政績便有選票的情況成為歷史,有助香港撥亂反正。而功能組別議席的既得利益者,除自身利益,也要考慮社會整體利益,也有助團結港人。
日前英國解密檔案中,英國政府曾考慮在香港選舉一名Chief Minister。說明西敏寺模式適合香港。
由於行政長官必須取得政黨支持及提名才可成為候選人,是否具有政黨背景已經不重要。但長遠而言,行政長官需由非政黨背景人士出任的理由已不合時宜,不適應普選後的社會環境。普選立法會及行政長官後,政黨政治必然出現,這個要求必須取消。
基本法乃北京共產黨政權(下稱共產黨政權)與香港政府共同遵守的憲法。所謂實質任命權,聲稱共產黨政權可無限次否決由全港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的行政長官,反映共產黨的獨裁專政,視香港為殖民地的本質。如共產黨政權真的堅持,本人根據基本法第五十二條精神建議,共產黨政權只有一次拒絕委任的權力。如共產黨政權拒絕委任當選人為候任行政長官,可以在四十五日後重選。如該名當選人繼續當選,因眾望所歸,共產黨政權必須委任該名當選人為候任行政長官。即使他人當選,共產黨政權也沒有拒絕委任的權力。相信此建議可平衡北京與香港的利益。如共產黨政權仍然拒絕接受,強調可無限次否決,反映它視法律於無物,行政長官普選根本不是普選,共產黨政權必須承擔後果。
至於公民提名,本人認為因本港政黨的離地本質,仍未有執政意志及執政經驗,2017年不是適當時機引入。建議在2022年,甚至2027年才考慮加入公民提名。
2016年立法會選舉
在2016年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必須加強代表性,建議全面取消公司及團體票,杜絕個人如控制超過一間公司有超過一票的不公平現象。公司票改為公司董事(包括執行董事及非執行董事)個人票。團體或工會票改為團體/工會理事/執委個人票,甚至是團體會員的個人票。例如金融服務界可改為註冊的持牌金融從業員為選民;保險界可改為由註冊保險經紀為選民。
重新檢討各功能組別的成員資格。如航運界交通中,香港機場管理局(Hong Kong Airport Authority)是其中一名選民。機管局主席及董事局成員由政府委任,它的投票意向如何,值得關注。
在2016年立法會地區直選,建議由三十五席增至四十席。由於幅員廣闊及因應社會環境變化,建議增設新界北選區(包括現時北區及元朗區),方便議員照顧該區選民利益。新界西選區改由葵青,荃灣,屯門及離島區組成。新界東選區改由大埔,沙田及西貢區組成。
分組點票必須取消。或者政府的議案也必須分組點票,以達到公平原則。
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
由於公司/團體票改為個人票,加強了功能組別的代表性,加上功能組別團體已經包括工商金融界,專業界別如會計師,醫生,律師,社工,保險經紀,金融從業員,工會。與現時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界別接近;地區直選比例多於一半,具廣泛代表性,建議以2016年當選的全部七十五名立法會議員自動為提名委員會委員,絕對符合基本法要求。
有意參選行政長官選舉的人士,必須取得最少十五位立法會議員提名,才可成為候選人,再由全港選民一人一票,以簡單大多數方式選出行政長官。此舉的好處,是行政長官候選人必須取得香港政黨支持,有執政聯盟的意義。從而鼓勵香港政黨培養執政意志,肯投入資源做政策研究,捍衛本土利益,提出解決香港本土問題的施政方針,培育執政人材。而得票率高的立法會議員會非常受歡迎,候選人們中誰有他們的背書,對其民望有正面影響。以後,政黨必須靠政績爭取選票。預設失敗,不斷失敗,不斷爭取,選舉時經常告急,選民經常要含淚投票,不用靠政績便有選票的情況成為歷史,有助香港撥亂反正。而功能組別議席的既得利益者,除自身利益,也要考慮社會整體利益,也有助團結港人。
日前英國解密檔案中,英國政府曾考慮在香港選舉一名Chief Minister。說明西敏寺模式適合香港。
由於行政長官必須取得政黨支持及提名才可成為候選人,是否具有政黨背景已經不重要。但長遠而言,行政長官需由非政黨背景人士出任的理由已不合時宜,不適應普選後的社會環境。普選立法會及行政長官後,政黨政治必然出現,這個要求必須取消。
基本法乃北京共產黨政權(下稱共產黨政權)與香港政府共同遵守的憲法。所謂實質任命權,聲稱共產黨政權可無限次否決由全港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的行政長官,反映共產黨的獨裁專政,視香港為殖民地的本質。如共產黨政權真的堅持,本人根據基本法第五十二條精神建議,共產黨政權只有一次拒絕委任的權力。如共產黨政權拒絕委任當選人為候任行政長官,可以在四十五日後重選。如該名當選人繼續當選,因眾望所歸,共產黨政權必須委任該名當選人為候任行政長官。即使他人當選,共產黨政權也沒有拒絕委任的權力。相信此建議可平衡北京與香港的利益。如共產黨政權仍然拒絕接受,強調可無限次否決,反映它視法律於無物,行政長官普選根本不是普選,共產黨政權必須承擔後果。
至於公民提名,本人認為因本港政黨的離地本質,仍未有執政意志及執政經驗,2017年不是適當時機引入。建議在2022年,甚至2027年才考慮加入公民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