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一家人到泳池暢泳本是消暑好節目。可惜,踏入七月,香港新界西北地區居民,在假日經常遇到泳池爆滿,等候入場時間過長的情況。而即使入到場,泳池也較往年擠迫,居民更留意到池內講普通話的泳客愈來愈多,泳池也較往年骯髒,更有泳池職員發現有多了人在泳池更衣室及淋浴間便溺,相信不是本地人。種種異常情況出現,懷疑是早前廣州《南方都市報》報導香港公眾泳池價廉物美,吸引鄰近深圳居民透過一簽多行來香港公眾泳池游泳。
縱觀全世界,公共眾泳池從不是遊客有興趣到訪的旅遊景點。從民生角度,公眾共泳池是康樂設施,用公幣興建,由政府管理,是國民福利之一。而且,香港游泳池場館的興建,是根據規劃署《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所訂立的人口比例決定,約每二十九萬人設一個。外來人的使用量,從不在考慮之列。深圳居民大舉來港使用公眾泳池,客家佔地主,與港人爭奪公共資源,對香港市民絕不公平。
深圳居民不使用自己城市泳池的原因,香港即使知道,也控制不到。但在一個正常社會,大量外來人佔用公共康樂設施,在地政府必會想辦法阻止。可是賣港政府當無事發生,被收編的電視台新聞,更抹黑香港市民無事生非。目前只有一個政團新民主同盟為居民請命發聲,其他泛民政黨全部失蹤,這些所謂反對派真是失職。
香港人要自己救自己,必須要有身土不二精神。要根本解決問題,取消一簽多行,改變香港旅客來源單一化,刻不容緩。